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

<備審+口試(推薦甄試)>2012 洪婕

MBA49 洪婕

原就讀校系: 國立成功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一、個人背景資料條件分析

自評能力
評分(1-5)
數理分析能力
2
語言能力
     3
商管專業知識
4
團隊經驗
4
實作技能
1

Ø  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無雙主修無輔系,無工作實習經驗。

Ø  系排名2/76,百分比2.63%,成績平均88.93

Ø  幹部經歷:僅擔任過系上活動及組織幹部

Ø  其它:國內社會服務經驗(兒童夏令營義工 / 志工家教)、多益845

Ø  如果拚筆試?
從小到大數學一直是罩門,經濟統計都是數學。或許可以懂,但反應慢。有把握的剩管理學。目標校系非常搶手,數理高手雲集;加上未知的考題、有限的時間;還有經統模擬考的結果全盤分析下來,我用筆試上榜的機會相對較低。


Ø  動機強烈嗎?
有準備筆試,但上榜機會不高;成績達推甄門檻,但經歷平淡。對於要不要繼續準備,以及選擇筆試或推甄,這個問題都是關鍵。結論是:過去太多時間浪費在低潮和猶豫,因而錯失一堆機會。不甘心如此平淡,想把錯過的補回來,甚至更精彩。所以,研究所念定了!


Ø  該怎麼辦?
相較於數學罩門,發表對事情的看法、侃侃而談是我的強項。仔細想想,教授要的是有「亮眼經歷」的學生,還是具備他們要的「人格特質」的學生?雖然是白開水經歷,但我擁有目標校系想要的學生特質。所以我決定用企管系行銷所學賭一把,賭用推甄管道,成功把「我」行銷給「教授」。



二、為什麼念企研

雖然大學念企管系,但到了大四確定未來想往人力資源管理發展,因此選擇念企研所(也有報名它校人管所),繼續往人力資源管理深造。



三、備審資料

Ø  知己知彼
首先根據未來需要選定目標校系(我想要的)。接著透過各種方式,例如招生宣傳手冊、系所網頁,了解他們希望招收的學生(他們想要的)。然後追溯自己的過往,回想做過什麼事,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等等,整理出具備的特質,以及「歷史故事」(我所擁有的)。

Ø  去蕪存菁
終極目標是把「我想要的」(就讀動機)、「他們想要的」(期待學生)、「我所擁有的」(歷史即自傳),三者之間契合度拉到最高!然後將不相干、瑣碎的訊息去除。大家都差不多的,除非特別傑出,別著墨太多。

注意:該訊息是否有用因人因校系而異。例如豐富的活動主持經歷,對某人是打工兼差,對我卻是培養察言觀色,掌握氛圍的能力。這對重視團隊合作的校系可能是值得留下的訊息。

Ø  挑起欲望
推甄就像行銷自己給教授,該怎樣引起教授對我的興趣?要有「賣點」。就像商品,很夯的商品一定有賣點。賣點哪裡找?從整理自己歷史的時候。賣點的標準?不用獨一無二,至少不是人人都有;自己很有把握;教授看到眼睛為之一亮;具有故事性,因為人都喜歡聽故事。賣點要怎麼用?用來抓住目光,引發讀下去的興致,留下強烈印象,然後期待面試聊一聊。所以封面設計用賣點抓住目光;賣點貫穿書審內容且有故事性,讓教授想讀下去;版面設計運用賣點讓教授一直看到它,印象深刻,期待面試聊一聊。

Ø  設身處地
「如果我是教授」忙於教學研究,有多少時間看備審資料?喜歡有條理重點,還是大篇幅鋪陳?偏好圖表,還是純文字?該如何呈現,透過同理心假設可以迎刃而解。如篇幅、方便閱讀、標記重點、圖優於表優於文字、色彩運用等技巧。



四、面試經驗分享

Ø  自我介紹
唯一100%可事先準備,務必把握。準備1分鐘和3分鐘中、英版。要求5分鐘,3分鐘版從容一點即可。「去蕪存菁,埋下伏筆」,八字原則參考。你最值得提、最有自信、教授感興趣、你希望教授之後深入挖掘的,就講這些。

Ø  內容
前面提過的知己知彼三方面:「我想要的」(就讀動機)、「他們想要的」(期待學生)、「我所擁有的」,拉高三者契合度,面試時一樣好用。自介時埋伏筆就是埋這些。
自介中埋的伏筆,以及書審資料,前因後果都滾瓜爛熟就對了。

Ø  表達
時間苦短,不要鋪陳,有條理,講重點。答不出來的問題要有反應,例如,「之前沒有涉獵到這項議題,謝謝教授提點,我會再進行了解,希望未來有再與教授討論的機會。」教授未必要「答案」,好的臨場反應,例如展現積極度,可以彌補專業不足。千萬不要被問題嚇到愣著。

Ø  儀態
從容自信,準備充足就有自信,與同學交談幫助緩和情緒。禮貌但不矯飾,敲門、問好、輕靠椅子等。自然微笑,看的人也舒服。好的儀態平時就培養,習慣成自然。面試外的場合,教授也可能觀察你,留下印象分數。

Ø  練習練習再練習,除了對鏡子練習,也多說給別人聽。



五、給學弟妹的話

   
首先強調「動機」和「自我瞭解」的重要。對自己充分瞭解,念研究所有強烈動機,才能乾脆做決定,全力以赴。把推甄想像成行銷自己,把握「拉高三者契合度」、去蕪存菁、賣點、同理心的原則。這些原則書審資料、面試都很有用。

    不分享書審具體內容,是覺得一旦「參考」,就容易有「框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用自己的歷史故事發想創意,才能展露真實的自己。

    最後,很重要的是「自信」和「獨立思考」。恐懼源於未知,自信來自瞭解。除了對自身瞭解之外,善用資源做情報蒐集。越能掌握情況越能建立自信。

    推甄準備過程會詢問很多建議。建議有時互相衝突,適用情況因人而異。最後還是得倚賴自己獨立思考,判斷和選擇。It’s up to you. 決定是自己做的,就不要後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