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

<推甄備審資料>2007 許書佩 劉歷

推甄備審資料

許書珮








許書珮
政大企研所44屆研究生,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
劉歷






劉歷
政大企研所44屆研究生,台灣大學社會系畢



文/許書珮、潘威志、劉歷 整理/劉歷
相較起透過考試入學的考生,是以「一試定生死」的方式作為篩選標準。推甄入學所依靠的,則是過去的三年中的自我積累。而如何在備審資料中,將過去不管是課業表現、課外活動或者是其他的特殊經歷表現出來,是相當重要的。以下是推甄資料準備時的一些小要訣。



資料準備原則
可能很多同學在選擇推甄時,都有申請許多不同的學校。而每個學校的特色與要求都不盡相同。因此,在針對不同學校加以準備時,書珮認為要把握的原則就是:應該要去配合每個學校的特色,訂出自己撰寫的主軸,將自己的備審資料「客製化」,而不是「一綱多本」的只是作一些表面上的修改。
所謂的「主軸」是有兩個方向的,一方面,就是自己申請研究所的動機,另一方面,則是要表達「自己為什麼適合這間研究所」因此,要對自己有充分的自我瞭解之外,在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特色後,才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以及做出選擇的原因。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真正的展現出你的企圖心。

自傳撰寫
書珮建議,在自傳的部分,建議著重在大學部份,大學前的部分除非真有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藝業,否則都在一頁之內完成即可。在大學生活的部分,則是將課業與活動分開。
課程部分,主要強調的是優勢及興趣,除了針對優勢科目加以表現之外,也可以加入有興趣目的心得。有時後某些目的成績不太漂亮也不一定是弱點,只要善用表達的技巧,不要特別去凸顯,多少可以降低這部份帶來的影響。
而在活動的部分,則在敘述經驗的同時,可以帶出這些經驗帶給自己的能力或是增加對自我的瞭解,之後再去回扣到撰寫的主軸上,去強調自己之所以適合所申請的研究所的原因,以及在未來要怎麼樣的去補強自己的能力。

學習計畫
在學習計畫上,可以分為幾個時期來寫。一般常見的分法就是考上到入學前(包括語文能力、實習計、或對未來競賽交換學生等的準備)、研究所就讀的兩年中課程安排、寒暑假的應用等,以及研究所畢業後的目標這幾個階段。
威志強調,在寫作時一樣還是要扣在主軸上撰寫,包括往後要強化的方向、課的安排、未來的目標等等,都是可以扣在自己的能力與特質,以及各系所特別重視的部分加以發揮的。
在撰寫時,這部分可表達出自己的自信,並且盡量明確的寫出目標來,要寫出具體的內容,而不只是空泛的打高空。比如說,同樣是要增加管理學相關知識,僅僅寫出「閱讀管理學相關書籍」這樣一句話的人,就不如開出完整書單並解釋選書的理由的人。

其他技巧
建議同學要儘早開始收集資料,最好是暑假就能開始,資料齊備了之後,才有足夠的時間去發揮創意展現自己。在寫作時盡量善用圖表,讓自己的資料看起來一目了然。以圖領文,再配合表格的運用,在審查老師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往往能夠第一眼就給予老師較為清楚的印象。
書珮認為,在絕大多數的同學背景都類似的時候,如何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經驗,將會成為脫穎而出的關鍵,譬如說,當大多申請者成績都不差時,與其強調自己的成績表現,還不如著墨在競賽、實習、或者其他特殊的課外活動之上。
而劉歷則是建議同學多多發揮創意,分析自我能力時不一定要用大多數人用的SWOT,而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搭配圖表來分析;人格特質的部分除了平鋪直敘的寫作之外,也可引用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來加以展現。
最後,由去年的經驗來看,在校成績並不是教授唯一關心的部分,因此同學不用過於擔心自己成績不夠頂尖。除此之外,也想要告訴大學並非商管科系的同學,政大企研對於學生的要求是開放而多元的,像是劉歷及書珮都不是商管背景,卻依然能夠進入面試甚至錄取。
雖然你們或許在商管方面的訓練不夠,但是不同的背景卻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專長。這是一個很好發揮「差異化」的地方,嘗試將自己的專業領域與管理作整合,就可以塑造出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特色!
希望這份經驗分享能夠幫助學弟妹,只要能夠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相信學弟妹們也都能推甄順利,金榜題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