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

<口試(考試入學)>2007 黃國峰 學長

口試(考試入學)

黃國峰




黃國峰
政大企研所44屆研究生,交通大學電信所博士。


文/黃國峰

對於許多考生來說,「口試」往往是他們最怕、最擔心的一門科目。其他筆試目至少還有個參考書目,也有歷年考題可以研究,感覺上比較容易找到明確的準備方向。但是,「口試」不但在內容方面難以捉摸,而且也沒有標準答案。除了主考教授的主觀評斷外,考生在考試當天的臨場表現,甚至同組其他考生的表現,都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成績。所以,「口試」確實是一門非常難以掌握、難以準備的科目。



然而,就跟做投資一樣,高風險往往伴隨著高報酬,通常,能夠通過筆試的考生都非泛泛之輩。大家在筆試目上的成績差距可能只在伯仲之間。所以,只要能夠在口試有突出的表現,考生就很有可能大幅衝高自己的分數,等於直接拿到政大企研的入場卷。


由於每年的口試方式可能略有出入,題目也不會相同。因此,本文將著眼於口試的大架構,以及事前準備的可能方向。


通過第一階段筆試的考生,所方會要求考生必須在考試之前就先繳交一份相當於個人履歷的資料表。而在口試當天教授會針對這份資料的內容以英文隨機抽問,或衍伸到其他生活化的問題上(例如,有同學就從「休閒嗜好」→「看電影」→「蜘蛛人」→「片中人物」→「給主角的遺言」→「本片想要傳達的價值觀」等等一路跟教授天南地北地「閒聊」)。


所以,在準備這份資料的時候要特別謹慎。除了據實填寫以外,盡量選擇自己真正熟悉,選擇可以突顯出自己價值的素材。同時,也要嘗試自己用英文表達一下這些資料的內容。


當天報到之後,考生會個別或是分組進入不同的關卡考試。相對於筆試側重於考生的「專業知識」,「口試」其實想要看的是考生的「能力」或是「特質」。與其說它是「考試」,倒不如說是「性向測驗」或者「心理測驗」還更貼切。


以筆者自己參加的當次口試而言,並沒有任何專業問題或是時事評論。不過,主考官會交付考生一些任務,並且給定許多的限制條件,試圖營造出一種壓力環境,藉機觀察每位考生的抗壓性、邏輯分析、表達與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除此之外,政大企研非常重視「團隊」。包括未來入學後,無論是課程的進行或是各項課外的競賽、活動,在在都需要「團隊」。所以,做為一個政大企研的應考生,最重要的態度就是要把「群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當問題來臨的時候,你必須優先站在群體的角度去思考:怎樣做才能讓「群體利益」達到最大化?你要能夠領導,同時也要能夠被領。


主觀上,你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人云亦云;客觀上,你要能夠主動聆聽並接納其他人的看法;從整合的觀點,你還要能夠異中求同、化解歧見、謀求共識。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你必須要在「合理的範圍內」貢獻自己的心力,盡量表現自己以爭取教授的青睞。


但是,過度地強調個人,甚至是自私地想要唱獨角戲,卻又可能反而把分數拉低。在這進與退、攻與守之間的分際拿捏,亦是口試教授會觀察的重點之一。


要培養出這些「能力」與「特質」,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實現,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考前惡補。在平常的生活或是工作上,你可以多利用跟別人共事或者是開會討論的機會,試著隨時問自己:「某甲剛剛說了什麼?」、「我能不能用一句話來總結某甲的意見?」、「某甲跟某乙的觀點有何異同?」、「他們現在的爭執點在哪裡?我如何幫助他們化解爭執?」、「什麼做法才能夠符合最大多數人的利益?」。


每次會議結束後,也不妨問問自己:「今天的會議有效率嗎?有效果嗎?有達成哪些共識?有哪些具體做法?」、「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會議更有效率?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我自己在會議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我在這個團體當中有什麼價值?」。不斷地練習、檢討、改進,這些能力就能慢慢被建立、被深植。


最後,再談一下「緊張」這個問題。大部分考生對於口試這個科目,最擔心的就是因為過度緊張而失常。要克服緊張,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應該要先建立一個觀念:「要在這些教授面前耍小聰明是沒有用的!」我們來政大企研的目的,就是希望學到各種企業管理的知識與能力。而人力資源管理也正是未來我們學習的重點項目之一。


如果說,這些教授無法透過這個口試制度找到他們想要找的人,那麼政大企研又有什麼理由讓我們這麼期待呢?既然我們無法用任何方法去美化自己、去欺騙這些教授,那麼,我們最好的對策就是「做自己」。


要知道,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你可能英文不好、也可能口才不好、也可能反應比較慢。但是,你一定也有很多其他的優點。這些教授每年要看多少學生,要篩選多少學生,她們絕對不會只看到你的缺點而沒有看到你的優點。


遇到各種問題,不要想太多,就用自己最自然、最直接的第一反應當作答案。想法越簡單,越不容易緊張,其實表現自然就會越好。

0 意見:

張貼留言